第(2/3)页 这就是皇后的天。 皇后面上难掩激动,挥手让内侍宫女们都退下去,亲手扶起太子,“三郎......” 语气辗转又饱含浓烈的感情,仿佛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这两个字中。 自季文轩十岁被立为太子入驻东宫之后,皇后与他见面的次数,屈指可数。 为帝者,应拓眼界、明事理、知民生、自然不能常拘泥于后宫之中。 因此除非昭帝松口,太子也无法轻易入后宫,拜见皇后。 皇后心知此次母子见面不易,忙擦了眼角的泪水,细细的问起太子的日常饮食起居。 她看着太子眼下的青紫,心疼不已,却也知道身为太子课业繁重,这是必然。 面对皇后温情的关怀,太子的脸上慢慢显现出少年飞扬的意气,“母后,儿臣很好,前些日子翰林院学士邱先生还夸儿臣天资聪颖、才思敏捷。” 皇后痴痴地看着太子,不住的点头,“好、这就好......” 母子二人述话片刻,东宫的内侍在毡帘外提着嗓子,“太子殿下,酉时已到,该回宫了。” 皇后小心的藏好眼中的不舍,轻笑着拍了下太子的手臂,“外头夜黑,让奴才们把灯笼打亮点,仔细脚下。” 太子明白今日一聚已是昭帝开恩,不可得陇望蜀,便利落的拜别。 身为太子身上负担的东西更多,他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天下的百姓。 侯嬷扶着皇后目送着摇曳的烛火消失在凤鸾殿的宫墙后,直到脚步声再无。 “娘娘,奴婢让小厨房做了点饭食,去偏殿用一点吧。” 精神松懈下来后,皇后便觉得身子沉沉,有些难受,她坐在长椅上,摆了摆手,“本宫没有胃口。” 侯嬷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满脸心疼地问道:“娘娘,你为何不将方才之事告诉太子殿下。” “三郎身为太子,课业繁重,无半点闲暇时刻,”皇后垂目养神,“就算本宫告诉他了,又如何?” “难道让他冲到陛下面前,大闹一场,让罗家当初的牺牲就这么付之东流吗?”皇后语气清淡却仿佛饱含着万斤之力,重重地砸在心头。 三郎的太子之位来得不易,她们母子犹如行走在刀尖之上容不得半点差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