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顾晨靠在软枕上,轻轻一叹道:“我不见衍哥儿他们,旁人说多少闲话也没有证据。” “我若是真见了他们便说不清,何况不见的规矩是我立下的,那我就绝对不能去破坏他。” 标儿是不可能责罚他的,所以这规矩便会立不起来,最终变成一张废纸,那他不白忙活了? 安子似懂非懂:“官场上的事情,小人确实懂得不多,胡言乱语了,老爷当小人在胡说就行。” “那请问老爷,咱们是现在回宫,去翰林院吗?” 顾晨轻轻嗯了一声,前日东瀛史的初稿已经出来了。 他今天去跟标儿和朱雄英过一遍,差不多就能定稿了。 翰林院。 见顾晨来了所有人都起来行礼,顾晨也礼貌地答礼。 只有姚广孝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,别说是和顾晨行礼了,他甚至都不想张开眼睛看他一眼。 “书呢?” 顾晨也不跟他计较,有才之人总是有几分傲气的。 像姚广孝这种高僧,明面上好像是温文有礼。 实际心里却是谁也看不上,估计他连朱棣也看不上眼,更不用说自己了,不过顾晨不在乎。 只要他好好地把活干了,什么礼节都是些小事情。 杨士奇捧来了十册书稿:“请顾大人查阅。” 有点少但是没有办法,谁让东瀛地方太小历史太少呢? 这活本该是黄子澄来干的,只不过黄子澄生气顾晨改科举一事,所以不愿意搭理顾晨。 寻了个位置坐下,顾晨翻开书快速地阅读了几页。 不得不说大明的文官儿,编书这方面是真的很可以。 他们将和族如何到的东瀛岛,如何驱赶岛上的原住民。 如何在当地生根发芽,对这片土地犯下的罪孽。 还有如何放纵倭寇,在大明沿海杀人放火的事儿也写得惟妙惟肖,确定或不确定的事儿都写得很真。 虽然有没有放纵不清楚,但现在他们是真的放纵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