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四章 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霸王-《替父从军,我带着花木兰搞基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了拓跋焘的掣肘,崔浩在朝中一施所长,把魏国管理的有条有理各种汉化措施不断施行,大大加速了魏国汉化的速度。

    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,崔浩越过太子拓跋晃,上书远在边境作战的拓跋焘灭佛!

    这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事件,史称太武灭佛。

    魏国的佛教不事生产,而且还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占据了魏国近十分之一的土地,而且还不交税,可说是尾大不掉,一直在蚕食魏国的实力。

    当时魏国的僧人据不完全统计,居然一度超过了十万人!

    十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?

    每天在魏国吃喝拉撒都是一笔让人膛目结舌的开支,消耗的,还是魏国的力量!

    拓跋焘看了崔浩的奏折后,勃然大怒!

    于是便向监国的太子拓跋晃发去圣旨,大概意思便是说这佛门不事生产,每年当和尚的年轻人多如牛毛,为此魏国连征兵都成了困难,必须打压!

    拓跋焘下令,凡五十岁以下的僧人即刻还俗,响应国家的征兵号召入伍参军报效国家。

    拓跋焘的动静之所以这么大,便是因为魏国有个奇葩的规矩,那便是僧人是方外之人,不用参加天子每次的征兵命令。

    很多年轻人为了躲避兵役,便把头发一剃,跑寺庙里当和尚去了!

    偏偏这些和尚还大肆鼓励大家这么干,这完全就是在掘魏国年轻人的根!

    所以拓跋焘为此大为火光,和天师道一比,这佛门真是看哪哪都是缺点……

    拓跋焘这个命令传到平城之时,令一众朝臣很是惊讶。

    太华殿里,崔浩看着坐在帝座上的拓跋晃,道:“殿下,如今陛下圣旨已经传来,为何迟迟没有昭告天下?”

    众所周知,这拓跋晃是个比拓跋焘还倒霉催的傻蛋儿!

    他信佛啊!

    拓跋焘的命令,对他来说是沉重的一击,于是拓跋晃假装头疼道:“今日突感身体不适,下朝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