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4节 不速之客-《奋斗在残明》
第(3/3)页
但是天意反问道:“宋师弟,你问此话有何意?”
宋献策昂头说道:“我为天下所问。总所周知大同乃天下锁钥,大同一失,天下俱亡。当年皇太极占领三娘子城,皇上从兵事繁忙之地急调曹文诏大帅赴云州,就是为了防止大同失守。因为一旦大同失守,往南可以直攻五省粮都太原,往东可以威胁京师,往西可以入住函谷关成就一番霸业,李世民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吗?大同地位如此重要,必须一个重要人物才能守得住此地。”
姜瓖冷冷一笑:“大同虽然地处边关,也知道做事本分。文有巡抚大人卫景瑗公正廉明,百姓安居乐业。武有朱帅、徐帅,都是万夫不敌之勇。此外,大同府还有宗室代王亲自座驾,真有敌来,姜瓖愿做先锋官,取了那敌人首级。”宋献策冷冷一笑:“姜帅号称天水姜伯约后代,有此武勇贫道自然相信。姜伯约可是那诸葛丞相最信赖的弟子,当年蜀汉再怎么辛苦,也没有对百姓下过辣手。如今大同府外饥民就有十万,再来一些人引起暴动,我就不信姜伯约后人能对普通百姓举起屠刀。”
大明朝是农民建立的王朝,因此大明朝对民间疾苦极为重视。明朝税负极轻,仅收十一,商税更是低到三十取一。无论朝堂之上,还是乡野地间,都极为尊重老人。各个城市都设有粥场,对于特贫人口采取官府养护的职责。只是因为近些年天下大旱,朝中也无粮,才闹得农民军祸乱中原。其实朝中众将也多对农民军充满同情,因为养活子民本来就是朝中责任,对于那些无饭可吃的农民军,大多数军队也不愿真正的下屠刀,因为最本质的问题是喂养饥民。朝中也不是没人招安成功,但是因为后续粮食跟不上,才使得农民军再次反叛。
姜瓖回以冷冷一笑:“不过饥民而已,让他们不是饥民就可。”
宋献策赶紧追问:“姜大人有何主意?”天意眼睛也亮了。
姜瓖之说两个字:“粮食。”
一阵寂静。宋献策傻到那里:“天下无粮啊。”
“错。”姜瓖冷冷回答:“南方粮很多,不仅仅江浙,据我所知,暹罗、后黎均有大量稻米,就是那婆罗洲,也有很多,买来便成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