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雄初遇岳阳楼-《大唐潜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天夜里,两人一宿没睡,晁九黎反覆交代要如何识人,要小心江湖风险,更提点了南霁云要多了解人心,知人心则万事皆通,凡事从人性着手思考必能得到解决方法。

    在临别之际,晁九黎交给南霁云一柄单刀,一支匕首,一条长鎗及金叶子、各家柜枋(类似现在银行)书贴(取钱凭证)若干以为盘缠,这长鎗甚是奇特,通体墨黑,连血挡(枪缨)亦是黑色,平时可分拆成相连的三段,内有钢线相连,最前一段含鎗头约三尺二寸有皮制鎗套保护,后两段长约二尺九寸,鎗柄内有机括,只要用力一掀机括,将倏的拉紧鎗柄内钢线,将使原为三节的长鎗霎时成为一条长约九尺的长鎗,鎗头乃镔铁所锻造,可以更换。

    此鎗名曰:流云刺。

    原来晁九黎见南霁云长于鎗法,功力不凡,只要练功不缀,他日必无敌手,于是趁着下山之时,寻觅高手良匠打造了这支利刃作为临别之礼。

    南霁云感到义兄对自己的期许与关怀爱护之情,不由得泪流满面,对着晁九黎大哭拜了八拜。

    晁九黎也不避让,扶起南霁云,想起昔日之情,结拜之义,也不禁流下泪来道:「贤弟,你我相交,贵在肝胆相照,意气相投,对家国的使命一日不可或忘对黎民百姓的照护一日不可或忘,这才不枉我辈学武之人的志气,也才不辜负你我一腔热血,大好头颅的男儿血性,今日一别,诸事小心,一切在意。」

    晁九黎与南霁云在庐山分别,南霁云先走一天向西而去,而晁九黎后走一天往北谋干要事去了,此处按下不表。

    却说那南霁云一路往西,南中国的山川秀丽与北方大异其趣,南霁云留意观察各地风土人情,只要有闲暇就努力练功,一朝也不敢懈怠。

    这一天来到江南西道岳州的洞庭湖畔,只见有一高楼傍着湖边而立,一问之下,此即岳阳楼也。

    岳阳楼原称巴陵城楼,乃三国时代大将鲁肃所建的阅军楼,本是鲁肃在洞庭湖编练水军所起的高楼。

    西晋南北朝时,改称巴陵城楼,为江南名楼之一,中唐时期有许多文人墨客登楼赋诗联对,使得岳阳楼便有天下名士应到此,文人墨客聚一堂的雅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