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卫宁刚想说话,就见张琪瑛带着黄舞蝶、蔡琰三人,从门外走了过来。 卫宁露出疑惑之色: “琰儿、琪瑛,怎么回事?” 这时,蔡琰站了出来,开口说道: “夫君,家父不太好,我请琪瑛姐姐给家父检查一下。” 卫宁一脸担忧的说道: “噢,老丈人没事吧?” 蔡琰回道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 “没关系,只要琪瑛姐姐给我配一些药材就可以了。” 卫宁转头对身旁的张琪瑛说了一句: “琪瑛,令尊的伤势,可有好转?” 张琪瑛介绍了一句: “差不多了,我今晚就给他施针。” 蔡琰看见吕雯有点眼熟,于是开口询问: “夫君,他是谁?” 接下来卫宁又将吕布的事情说了一遍,众人也是唏嘘无比,谁也没有料到一个盖代名将会沦落到这种地步。 蔡琰没好气地骂了句: “夫君,你让她一个小姑娘在外头呆着,这里可都是仆人居住的。” 吕雯赶紧为卫宁解释了一句: “太太,我已经习惯了。” “夫君,此事无需你操心,由我来为她安置。” 看着蔡琰将吕雯带到了后面, 卫宁一阵头疼,进了这座院子,只怕以后都要被贴上“秦王”的烙印了。 “启禀老爷,陈群老爷有请。” 卫宁一进门,还没有坐稳,就有护卫急匆匆的走了过来。 “有请。” 陈群颍,川郡许昌县人,在荀或的举荐下,成为了宰相府邸的临时书吏。 “怎么了?” 陈群回复了一句: “陛下,我们的军队在汉中、西梁、平阳、虎牢关、宛城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,损失惨重。” 卫宁一听这话,顿时头疼起来,不是来要银子和粮食的吗,还用得着说得那么认真吗? 陆小凤道:“我们的粮食够不够?“ 陈群一边说着,一边摇头: “陛下,西凉位置偏远,缺粮严重,如今便是小麦收割之期,也要两个多月。” 董卓的粮食,已经被他洗劫一空。 卫宁数了数,自己的储物戒里,足足有六千万斤的粮草。 而这些战争,几乎都是从地方政府那里拿来的。 战斗结束后,他们就逃之夭夭了,剩下的食物也不多, 难怪他们不叫苦连天,就连卫宁,都感觉自己有些过分了。 每次战斗,都是拿别人的口粮,他可从来没有给别人一分一毫。 卫宁的声音响起: “明日我便请鞠义将军安排人手,为雍凉二州护卫三个月所需的粮食,此事无需你操心。” 陈群接着又补充了一句: “大人,宛城中的粮食,快要消耗殆尽,张辽大帅,正在遣人催促。” 卫宁心中暗暗计算着。 一个月下来,也就是六千斤的粮食。 宛城有五十万兵马,每月消耗的口粮也有三十万斤。 “我立刻吩咐马休,将二十万斤的粮草,运到他们那里。” 这么多的食物,足以让他们吃上大半年了。 “陛下,如今洛阳城中驻扎着将近二十五万大军,军力损耗极大,是否需要向朝廷请求调集一些粮食?” 卫宁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望着陈群。 “啊?难道是我们在消耗他们的食物?” “现在就是这样!” 卫宁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: “命人向皇上讨粮食,就说将士们饥肠辘辘,要举兵起义。” “遵命!” “大人,如今洛阳城内投降的兵马将近五万,受伤的兵马也超过了二十万,我们这边受伤的兵马也将近三万,这笔钱,也不算少了。” 卫宁顿时一脸黑线,既然不想投靠自己,那自己要他们有什么用? 便开口道: “把我们受伤的军士都写出来,我们出一半的钱,如果不是,我们就派人把王府的城门堵住。” “这…… 陈群有些尴尬,他也没想到自家主人会想到让自己的部下围攻宫门,要是弄死了人,那就麻烦了。 卫宁肃然道: “怎么回事?就说是我提过的,那些士兵守住了洛阳城,守住了文武百官,难道还不能请他们出一份力气?” “好的,我这就去办。” 陈群话音刚落。 “大人,那些投降的士兵呢?给他们一些银子,让他们回去种地?” 卫宁语气冰冷地开口: “回去当农民?什么类型的?要不要到曹操和袁绍那里种田?“ 陈群疑惑道: “那么,你准备怎么安置?” “我们这里的粮食还是有的,你将这里的一切都布置下去,我再考虑考虑怎么处理那些投降的士兵。” 自然是在家做农活了。 “是,我这就离开。” 陈群一离开,卫宁便往椅子上一躺,开始考虑接下来要怎么对付那些碍事的士兵。 总不能让他死,让他死?这对曹操、袁绍来说,都是一件好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