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9章 女子为官-《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》
第(2/3)页
三位副考官都是众位认可的人,对于在他们的监考之下考出的成绩,众位总不能再质疑了吧?
在这样的情况下,选出来的举人中,女子占比更大,并且解元、亚元多数都被女子们收入囊中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?
毕竟若都是自己人,必然会惹来文儒们的强烈不满。
我们不打压,但咱们观念不同,咱供不起您这尊大佛,请去往认同你的观念的地儿去吧。
然而,“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”这是林楚常说的一句话。
说不出足够的理由,还要反对,那便是闹事。
所以,最后,大部分人还是散了,仅剩下的小部分坚持的,官府也不打压。
既然没有,那这些新任命的众官员们就走马上任去吧。
由她自己做主考官,石祥云、柳居士与另外一位在东宁道颇有威望的大儒做副考官。
不管朝廷承不承认,至少在东宁道这,她们便是这片土地上有史以来第一批能为官的女子。
至于最后那位秦大儒,便是此地儒生们的领袖。
如此三年下来,府内七位县令,女县令便占了四位。
考秀才时,她便是本县的案首,考举人时又是解元。
因此,各府的解元全都领了县令之职。
至于那县丞、县尉之类的,便更多了。
石祥云就不用说了,在整个东宁道,除了林楚便是他最大,做副考官自然合情合理。
三年过去,经过三次县试、乡试等科考,整个东宁路的举人数量也算是小有规模。
这就奇怪了,即使府内三次乡试的解元都是女子,那也应该只有三位才对,怎么又是四位呢?
便是因为,其中一位县令下了大狱,由其县丞顶上了。
几年下来,东宁道考出来的秀才中,女子占了七成,男子只有三成。
故此,他们这些理由在她这里都站不住脚。
此乃牝鸡司晨。
众位自己选吧。
没有!
待官府的任命下来,她便摇身一变,从投奔者转身成为一县县令,在彩秀母女的不可置信中,带着她们入主自己管辖的亭山县县衙,为这一方百姓的父母官。
而柳居士虽是女子,但她的名声本就不小,且其本人之博学多才,在整个东宁路更是无人能出其右,这副考官自然也做得。
如此悬殊的比例也就说得通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