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饭后,一家人回到大书房里。 点燃了火盘,整个房间都是暖烘烘的。 秦氏生疏地握着笔写字,这几年一有时间,她也跟着学习几个字,就怕走出去,被人家笑话孩子们的娘,大字都不识一个。 不求精通,起码得认字,能写自己的名字啊,免得被骗了。 云飞拿着书本正在考姚祈元,等都考一遍后,才开口问道:“那你是怎么想的?走科举还是怎样?” “孩儿认为,既然书都已经念了,自然是想试试走那条路的,夫子说我的资质不错,若是有条件,可去府城清河学院试试。” “你要是想好了,爹娘自然是支持你的,等年关过后,再去帮你打听打听那个学院的消息。 若是你真有进官场的想法,那咱们家许多事情,就要安排好了。” “孩儿不孝,连累家中的生意了。” 姚祈元说着,还掀起长袍跪在了云飞跟前。 “你这是做甚?起身吧!有啥连累不连累的,到时候把作坊过户到你三舅的名下,该咱家的分红,他指定不能少了。” “对!三舅那人可讲义气了。”姚祈悦赞同道。 得知不是连累家中彻底不能行商赚银钱后,姚祈元稍稍松了口气。 他可是知道的,家里除了豆腐坊的分红以外,再也没有别的营生了。 不过家中粮食倒是不需要买。 爹爹名下的三十亩地都租了出去,每年收到的租粮,足以够家中所用了。 至于鸡鸭,家中买下村背面的山坡上,建成了果园,养殖了许多鸡鸭鹅。 家里后院又种有各种季节的蔬菜,所以他们家基本上吃食的花费也不大。 因为爹爹买下山头的时候说过,果园里的果子,就是用来自家吃的,多余的喂鸡鸭。 然后鸡鸭和蛋呢,也是紧着家中吃,多余的才会考虑卖掉。 然后卖果子和鸡鸭,蛋类的收入,足以够支付请村民长期干活的银钱了。 至于本钱,买山是有地契的,契约在,就一辈子亏不了,还可以代代相传。 首批果树苗和鸡鸭鹅苗的本钱,后面培育的鸡鸭鹅崽,卖出去点,本钱也就回来了。 之后的鸡鸭鹅果树幼苗,都可以自给自足。 总的来说就是整这么多东西,不为赚钱,就为了无成本给家里弄点吃食…… 还记得当时大家被爹爹算懵的模样,愣是搞不明白,这到底亏没亏。 ……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