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不是下午的小打小闹,是在干一票大的! 半个小时后收网。 满满一笼! 倒进竹筐里,螃蟹们几乎铺满了整个筐底。 换地方,再来,又是一笼! 两人一直忙活到后半夜。 当第四个竹筐也被装得满满当当时,两人才终于停了下来。 四大筐螃蟹,堆在一起像四座小山。 沈青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只是一个劲地嘿嘿傻笑。 “走,进城。” 王卫国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,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,但眼神却异常明亮。 两人找来两根粗壮的扁担,一头一个筐,颤巍巍地挑了起来。 那分量压在肩膀上,让沈青阳的腿都打了个哆嗦。 这四大筐螃蟹,加起来少说也有两百多斤! 从海边到镇上,再到县城,足足二十多里山路。 刚开始,沈青阳还凭着一股兴奋劲儿撑着。 可走了不到五里路,他的肩膀就火辣辣地疼,每一步都沉重无比。 “姐夫,歇会儿吧……” 他实在是撑不住了,把担子往地上一放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。 “不行,回头得弄两辆自行车。”王卫国拧开水壶喝了一口,沉声说道。 “这样挑着走,太费时费力了,效率太低。” 自行车? 沈青阳眼睛一亮。 那可是“三转一响”里的大件,整个村子都没几辆。 要是能有辆自行车,别说去县城,就是去市里都方便! 可随即,他又泄了气。 一辆永久牌自行车,要一百多块,还要工业票,上哪弄去? 王卫国看出了他的心思,却没有多说。 有些事,现在说还太早。 两人歇了十几分钟,又重新挑起担子,咬着牙继续赶路。 后半程,沈青阳几乎是凭着意志力在往前挪。 天快亮的时候,他们终于看到了县城的轮廓。 “姐夫,跟我来。” 沈青阳精神一振,来了力气。 “我之前跟人来过一次,知道去哪儿卖。” 他带着王卫国没走大路,而是钻进了一条狭窄的小巷子。 巷子里七拐八绕。 最后,沈青阳在一扇黑漆木门前停下来。 他上前伸出手有节奏地敲了三下。 一长,两短。 “吱呀”一声,门开了一道缝。 一个精瘦的汉子从门后探出头,警惕地打量着他们。 “干嘛的?” “卖螃蟹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