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规则的碎片-《梦境巡狩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是源初之门转化后的副作用,”守望者分析道,他们现在采取了更加合作的立场,“某些区域过于依赖门的稳定影响。现在门的形式改变了,它们需要学习自我维持。”

    凌夜和苏晓尝试用新能力修复这些区域,但发现效果有限。问题不是能量不足或频率错误,而是某种更根本的东西:这些区域失去了“现实信念”,失去了维持自身一致性的意志。

    “它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成为现实,”苏晓洞察道,“而不只是依赖外部支持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。凌夜用钥匙印记强化这些区域的“自我定义”,帮助它们记住自己是什么;苏晓用门之本质提供“可能性模板”,展示它们可以成为什么。

    效果缓慢但稳定。退化区域开始自我修复,不是通过外部干预,而是通过内部强化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凌夜有了一个突破性发现:现实规则不是统一的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“规则偏好”,有些更适合确定性物理法则,有些则更适合灵活的概率性法则。

    “一刀切的方法从来不是最佳方案,”他意识到,“我们需要允许多样性中的统一,而不是统一中的多样性。”

    这个认识改变了他们的管理方式。他们不再试图强制所有现实遵循相同规则,而是鼓励每个区域发展最适合自己的规则集,只在必要时进行最低限度的协调。

    结果令人惊讶:现实稳定性整体提高了,而不是降低了。多样性带来了韧性,而不是脆弱性。

    柯洛诺斯对此非常感兴趣:“就像生态系统。生物多样性促进整体健康。”

    甚至守望者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,尽管他们警告需要谨慎监控,防止某些规则集变得过于极端而威胁整体平衡。

    就在一切似乎向好发展时,新的危机出现。这次不是来自现实结构,而是来自居民。

    某些群体开始滥用新发现的灵活性。有些开发出危险的现实扭曲技术;有些试图创建自己的“私人现实”,拒绝与整体连接;还有些甚至尝试“劫持”现实规则为自己谋利。

    “自由带来责任,”凌夜痛苦地认识到,“但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承担责任。”

    他们面临一个困难选择:是否干预,如何干预。过于宽松可能导致混乱;过于严格可能扼杀创新。

    在莫里斯-prime的建议下,他们采取了“引导而非控制”的方法:建立基本的“现实伦理”框架,禁止明显危险的行为,但允许广泛的实验和创新;提供教育和支持,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新能力;创建交流平台,让不同群体能够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。

    这种方法效果良好,但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调整。凌夜和苏晓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扮演教师和调解者的角色,而不仅仅是管理员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现实的本质和管理的艺术。

    然而,最大的挑战才刚刚到来。

    在监控现实流动时,凌夜检测到一个异常微弱的信号,不同于任何已知的现实或能量类型。这个信号不是来自任何特定现实层面,而是来自现实结构本身,仿佛现实正在...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他问莫里斯-prime和守望者。

    经过深入分析,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:这个信号是现实意识的回声,是他们之前抑制的那个基础意识的残余。它没有完全消失,而是融入了现实结构,现在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觉醒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