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高人?” 这是陈修第二次听到这个老头子这么说了。 他忍不住蹙了蹙眉头。 而且听他这一副口气,这一条红绳好像是从来没有派上过用场,是一直都闲置在哪里一般。 确实,这红绳之前就是绕在供台桌的周围,而且绕在那里也没有起什么作用,更像是一个装饰。 可是一个高人,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留下一个不起作用的装饰在这里? 难道说,早在多年前那位高人就已经预料到了这里今天会发生的灾难? 特地留下保这里所有乡民的性命的? 真是奇了怪了啊! 这很是玄乎,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。 毕竟,都说是高人了。 就连山神,都无法将手伸入到这里来。 于是,陈修打算问一下。 “老爷爷,您说这红绳和石狮子是高人留下的,您知道这高人是谁吗?” 陈修客客气气的问到。 “高人是谁?” 老头子摇了摇头: “这我就不知道了,这座祠堂都已经修了两百多年了,修得的时候,我都还没有出生呢!” “不过,小时候,听我的爷爷曾经说过,修建这座祠堂的高人是一个法力无边的道士!” 老头子继续说道: 他说,在他太太爷爷他们还年轻的时候,有一天,有两个云游道士来到了他们这镇上!” 那时候还是一个村,两个道士一开始也是非常的奇怪,他们在此挨家挨户的讨水喝,然后又挨家挨户的讨饭吃! 那时候,正是旱涝又闹饥荒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没几口存粮,但是乡里乡亲见他们两个都是出家人,就想和他们结个缘! 最后,每家每户都给了他们一些吃的,有的给苞谷馍馍,有的给馒头,有的给烧饼! 他爷爷说,当时那道士一共是收到了二百七十八个馒头馍馍! 于是那道士在临走之前就告诉他们,只要他们在这块宝地上,也就是现在的祠堂这块地上,建上一座祖宗祠堂,并且在祠堂的门口放上两座石狮子,就可保我们这个镇风调雨顺,一共二百七十八年! “真的就风调雨顺了二百七十八年?” 陈修又问到。 “这个我不清楚,你可以去外面的石碑上看看,上面有祠堂建成的时间,不过据我所知,老头子活的这些年里,我们这镇上,还真是风调雨顺!” 老头子又说到: “外面闹饥荒,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大丰收,外面闹旱灾的时候,我们这里也从来没断过水!” 老头子的这番话,让陈修感到吃惊。 他又来到了大殿门口。 这里有一块大石碑。 大石碑上,是在座所有人家祖先的名字。 而碑角下,还真就有一个时间落款。 是清代乾隆七年的。 这么算起来,今年就是第278年了? 而且落款是七月二十。 也就是说,今年七月二十号就正好是278年整。 今天是七月十七了。 距离七月二十,已经不足三天了。 陈修感觉,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。 而是蓄谋已久! 毕竟,之前可从未出现过今年的情况。 “小伙子,今年是第多少年了?” 老头子又问到。 “再过几天,就正好二百七十八年整了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