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无心插柳-《假如世界只剩下女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过空口无凭,还需要实物佐证。一方面李絮将自己的想法写成报告,希望宇咖能将几块刚抽出天花的玉米田进行去雄处理,这样不需要三个月,只要一个月就能出结果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玉米经过杂交,而且光照和水肥保持在最高效率,经过人工光照调节能使玉米早点开花结果。玉米是短日照植物,只要是光照时间缩短就会开花,因此后世的玉米生产周期在3个月左右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李絮不满足物理去雄。这样不仅耗时耗力,而且抽出的天花也是在浪费玉米的养料。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一开始就只生长雌花,这样一来产量可能还能增加。理清思路,李絮立即着手采集变异玉米芽尖细胞,进行实验。

    “去雄?”宇咖被李絮的报告吓一跳。虽说以前也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方法,不过由于立体农场是封闭的,气流流动困难,因此农场很少有大风。去雄后,微风恐怕不能将少数植株的花粉撒到大多数植株雌花上,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玉米棒子结子率下降。导致玉米减产。所以一直没人实际去实验。

    宇咖耐住性子,接着看报告。

    报告上写:我进行实地调查发现,农场里风很弱,很难为玉米进行授粉。不过可以改造喷洒叶面肥装置。提前雄蕊植株玉米播种时间,将雄蕊花粉收集后通过机器人工授粉。不仅可以达到100%授粉,而且可以在雌花刚成熟之时就进行授粉。远比以前等待顶部雄花花粉自然落下要节省时间,促进早结种子,能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。

    “改造喷叶肥装置花费不是很高,可以一试。这样吧,将一层的农场交给她实验。”宇咖果断道。现在是绿洲公司生死存亡之际,碳四水稻以外的增产方法可行的,都要试一试。

    叶子能吸收肥料,将肥料直接喷洒在叶面可以加快植物生长。农场里基本有叶面肥喷洒装置。只要将叶面肥输送管换成能输送花粉个管子,利用鼓风机就能做到授粉。

    一层农场就是半平方公里的面积,相当于50公顷。面对一个未知技术,应该先进行实验田种植,证明能够高产后才能大规模投产。宇咖的决定不可谓不大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