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1章 叛徒-《三国军神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若是他被曹操杀死,既帮助自家兄长出使了曹营,又断绝了箕关副将投降的可能,算得上是两不相误。
    然而曹操的表现,却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。
    面对曹操和颜悦色的询问,那人沉默许久才挣扎着说道:“我家将军意欲献城投降。”
    曹操闻言大喜过望,而后有些狐疑的看着那人。他本就是疑心很重之人,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其他人。
    待听到箕关来人,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,曹操这才稍微有些相信。
    然而对于那人,曹操还是试探再三。
    曹操却没有想到,那人表现完全出乎他所料之外,根本没有一丝想要投降的意思。
    看着这个好像一心寻死的家伙,曹操忍不住问道:“你家将军愿意投降,可是我怎么觉得你没有丝毫诚意呢?”
    箕关来人冷哼一声,厉声喝道:“将军虽欲降你,我却誓死不降,城破之日亦是吾殉城之时!”
    曹操闻言心中更加惊讶,忍不住问道:“你既然不愿投降,却又为何会来报信?”
    箕关来人喝道:“将军不仅是我主君,还某家兄长。”
    曹操略一思量,当即想通了其中关键,不由在敬佩此人之余,又有些哑然失笑。
    他在心中想到:“此绝非成大事之人,否则何至于如此优柔寡断?”
    想要不负如来不负卿,其实结果大多都是两面不讨好,还不如下定决心跟随一个。
    可是也正是这种有些傻乎乎的举动,反而让曹操有些相信了,箕关副将投降的诚意。
    曹操目光微闪,说道:“不知你家将军何时能够里应外合,助我攻破箕关?”
    箕关来人虽然不愿答话,却也寄托了副将的希望,
    他只能不情不愿的说道:“由于我家将军与郝将军不合,将军初掌兵权,不见得能够得到信任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说,里应外合夺城之事,最少也需要三天时间。”
    “你无须担心,待我家将军掌控一些人马之后,就会在城门口挂起三盏绿灯。”
    曹操想了一下,这才暗暗diǎn头。
    既然郝昭与箕关副将彼此看不顺言,郝昭对于副将有所防备,倒也是在情理之中。
    副将初掌兵权,想要收拢人心也要一段时间,等待三天也没什么。
    随后,曹操又向箕关来人询问了一番,道:“既然壮士不愿投降于我,为了不让你左右为难,你还是先留在我军营寨之内吧。”
    “至于与你家将军联络之事,我自会派遣其他人前往。”
    箕关来人闻言冷哼一声,嘲讽的说道:“你是怕我怀有二心,回到箕关以后向郝将军告密么?”
    曹操捋了捋胡须,笑而不语。
    曹操见此人对于自己颇为不屑,对于陈旭更是非常忠诚,若不是因为那员副将的缘故,绝对不会出来送信。
    此人既然忠于陈旭,难保回到城中以后,不会因为内心极度煎熬,而向郝昭告密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里应外合夺取箕关之事,也将会功亏一篑。
    看到了曹操的表现,箕关来人已经知道了他的想法,不由再次冷哼了一声。
    他开口说道:“我若想要告密,出城之前就已经告诉郝昭将军了,还用等到现在么?”
    “更何况,若非顾念与兄长之间的感情,我又岂会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!”
  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,也许在某些人看来,这些准则有些不可思议,然而对于那些人而言,他们却会为此不顾一切。
    此人所放不下的,就是那名义上的主君。
    两人自幼一起长大,一起跟随张角起义,一起出生如死,相互之间不知救了对方几次。
    也正是这种不可割舍的感情,反而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羁绊。
    否则的话,此人又怎会一面抱着殉城的决心,一面出城送信?他的所作所为,本来就是一种极大的矛盾。
    曹操听闻那人之言,轻笑两声说道:“壮士勿怪,小心无大碍。”
    (重复章节早就改了内容,手机不能看的话,就先将本书移除书架,并且勾选删除本地图书,再重新搜索就行了。)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