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-《奋斗在新明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领头衙役顿时心中明了,这贵公子是个内行人,肯定在官面上有门路的,于是也不隐瞒了。拱手道:“相公说笑了,我怎敢捏造牌票?王知州到了泗州后纳了个偏房,便是这马家女儿…”

    潜台词就是,你和知州去说罢,我做不了主。

    马千军不知何时凑了过来,插嘴道:“乃是本人亲妹子。”

    闻言李佑心里对王知州十分鄙视,这州官当得也太没品了。为不上台面的小妾兄长公然发牌票去帮忙逼婚,传出去真是大失体面,连胥吏出身的他都不屑于这样做。从小事便可以看出,此人的格调也就仅限于此了。

    又问俞琬儿,“究竟怎么回事?为何不曾听你提起过?”

    俞娘子无奈答道:“当年家父与他家确实有过口头婚约,后我家出外行走卖艺,这姓马的已经另娶,不过去年他娘子病没了。前几日我回到家中,这姓马的便来吵闹,定要重提婚约。那只是个口头的而已,不能做准数,更何况自他另娶,前约就已作废,他纯属胡搅蛮缠。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,想定后李佑对衙役道:“本官这就去州衙见王大人分说,此女暂与本官同行。”

    这事很简单,谁是谁非不重要。马家不过是王知州妾shi亲属,没什么分量,自己去说情肯定就化解了,王知州不会因为这帮上不了台面的偏房扫自己面子。

    一听到李佑自称本官,衙役们就猜出了他的身份,只得默许了李大人。

    回城进了州衙,李佑去找王知州说那俞琬儿之事。

    却听王大人很不给面子道:“李大人是朝廷派来巡查河务的,地方上其它事情与李大人无关。”

    被拒绝的李佑很意外,实在不曾预料到王知州居然如此表态,还讲不讲“官官相护”的规矩了?又很透彻的暗示道:“此女在扬州时,与本官有些关系,不便另嫁。”

    王知州像是铁了心不给李佑面子,“那俞娘子行走在外多年,形同逃约,责任在她,马家无奈才会另娶。如今有了时机,请求践约有何不可?李大人固然权位在手,但法无贵贱,她有什么不便另嫁的?”

    到此李佑愕然,他好歹也是江左名士、天下知名前途无量的官场新星,朝廷派到泗州的上差,在王知州这里连这点脸面都没有?他到底懂不懂官场规矩?

    李大人与王知州不欢而散后,犹自百思不得其解,这王知州缺心眼么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