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私自巡逻-《误入官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近几年来,他一直在吸毒—戒毒—复吸—再戒的恶性循环中。身体和工作状况每况愈下,现在,他已经找不到工作,靠着局里那份微薄的退休工资,勉强维持生计。吴红亮出生于一九六三年,高中毕业后在焦遂机床厂当工人。一九八三年年,焦遂市公安局从社会上招募警察,他顺利通过了考试,三个月的培训后,被分配到焦遂市公安局刑警队。

    一九八六年,吴红亮立了职业生涯中头一个三等功。“检察院宿舍区一个小女孩在家门口玩,在小区转悠找机会偷盗的小流氓以口渴喝水为由骗小女孩开门,偷了一个相机,同时奸污了她。”当时现场侦查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,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带着唯一的目击证人:小女孩在案发地一带转悠,哪儿热闹去哪儿,试图“大海捞针”。“蹲坑,这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。”第四十天,人民公园开消夏晚会,天快黑时,小女孩指着一个穿背心、蹲在地上的人说:“叔,就是他。”

    在刑警队工作了7年后,吴红亮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——管理特勤,用直白的话说,就是“培养线人,并对他们进行管理”。这是公安系统破案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“遇到重大案件、久侦不破的案件及抓捕重要犯罪嫌疑人的时候,通过线人能及时获取案件线索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信息。干这个需要跟社会广泛接触,要花大量时间跟地痞流氓混在一起。他们手里有线索不会主动汇报,需要侦查人员时常跟这些人联络感情套近乎套出来。而且,之所以说‘秘密’,是因为这种身份、所承担的任务仅限个别领导知道。”

    九六年的时候,吴红亮为了破一个贩毒案,在发现嫌犯一个窝点的时候,扮成一个贩毒大哥,融入了进去。由于窝点内几乎都是瘾君子,他自称贩毒者,却从没在人前吸毒,难免让人生疑。

    为了打消对方的顾虑,他当着其他人的面,将通红的烟头狠狠捻在自己的左小臂上,心一横,一边回忆着认识的瘾君子吸毒的程序一边开始吸毒,动作熟练,有板有眼,吸完还从兜里掏出刀,刺啦两下,在小腿上划了个十字“斗狠”。

    破获此案后,他获得了公安部授予的三等功。也是从这一年起,他开始沦入“万劫不复”的境地。随后,他吸毒的事被同事知道,虽然他是因公吸毒,但公安队伍里已无他的容身之地,提前退休之后,以贩养吸,最终落入法网。

    说到毒品,吴红亮比任何一个人都痛恨。但想要戒掉毒瘾,却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他曾经几次戒毒,但几次都复吸了。直到年前,局里通知他们这些因公吸毒的人员去局是领排毒丸,他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,吃了几粒。一直到现在,他都没有再复吸。而且有几次别人把毒品放到他面前,只要他一吸,马上就会呕吐不止,可以说他后半辈子将过着对毒品过敏的日子。而这样的日子,也是他求之不得的。

    成功戒毒之后,吴红亮知道自己获得了新生,原来的那份自信与冷静,又开始回到他体内。通过打探他得知,排毒丸是朱代东搞出来的,吴红亮在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,他就把朱代东当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。这个硬朗的汉子暗暗发誓,这辈子一定要还朱代东这个情。

    朱代东的住处虽然没公开,但也不算保密。特别是对吴红亮这样的优秀刑警来说,更加不是问题。他在得知排毒丸是朱代东搞出来的之后,当天就知道了朱代东这处住所。说起来也许有人不相信,吴红亮是在得知朱代东住处之后,才知道朱代东是市委书记身份的。

    如果朱代东是普通人,吴红亮可能早就跟朱代东见面了。但朱代东身份不一般,他不敢冒然打扰,他可不想让别人以为,自己是阿谀奉承之人。他以一个刑警的目光,觉得朱代东这处住所,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。所以这段时间,他每天晚上都主动来这里执勤,这或许是他唯一能帮朱代东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。

    确定外面那人不是阳署光派来的,朱代东的好奇心大起,他换了身衣服之后,悄悄离开了家门。朱代东对那人的一举一动非常清楚,这么些人也掌握了对方的行动规矩,他就在自己大门旁边静静的等着,没两分钟,那个人就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过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