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八章 北京站-《小军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燕京的头等班子,分为南国佳丽和北地胭脂两个班部,风格不同,情趣各异。南方班子,不分无锡、常州,都说自己是苏州人,可是绝不会有长江以北的;北方班子,差不多全是燕京土著。至于近畿外县的,大都沦入二三等去了。这与姿色好媸并无太大的关系,是因为家境贫寒,没有制办衣装的本钱所致。

    南方班子的姑娘,总是哄自己的客人,有朋友在场,反而碍眼。北方班子则不同,她们对待自己的客人,有如家里的老公,虽然亲昵却相敬如宾,招待客人的朋友,则百般奉承,惟不可及于乱。这虽然都是招徕之术,但在客人的感受上,却自有千秋。

    南方班子要客人花钱,名堂奇多,今天“开市”,明天“宣卷”,捧场就得破钞,一旦开了口,焉能不点头?否则以后就没面子再进这个门。北方班子有分寸,不到火候绝不开口,除非遇上冤大头。他们也会假门假市地替你出主意,怎么办才能省钱。结果钱是花了,可是弄得你心里好舒服。

    这只是燕京花事入门,无妨当作故都掌故看。

    晚上,王三明又领陈恭澎和另一名学员白世维,三个人一起去逛韩家潭。韩家潭是条小巷子,燕京“八大胡同”之一。这一带差不多都是苏州的清吟小班。所谓“清吟”也者,就是卖唱不卖身的意思,自高身价罢了。韩家潭有一家“莳花馆”,王三明认得个熟人,花名含春。此姝年过标梅,风韵正佳,谈吐气质都不错,可是总免不了有点矜持之态。这不一定就是缺点,有的人却认为这就是端庄。

    王三明怂恿陈恭澎也叫了一个,这个人的名字起得好怪,她叫“飞龙”。胖嘟嘟的长得没有什么模样,不过,一口吴侬软语,尤其是苏州人说燕京话,糯糯的、甜甜的很受听。陈恭澎又促白世维随缘随份也叫一个,他一个都看不上,推辞着换一家再说!

    陈恭澎几人坐在含春的客厅里聊天,飞龙却三番两次地请陈恭澎几人到她屋里坐,陈恭澎以为随便在谁屋里不都是一样,其实不然,原来第一次的生客不到本人屋里,就不算正式上盘子,也就不好要钱,这又是他们的规矩了。

    陈恭澎几个人正嬉笑得云山雾罩之际,像似王三明的司机在外面问伙计找人,王三明一看,果然是司机老萧,招手叫他近前来,老萧回说毛人凤先生到处找他们,已经找了好半天了,还是毛人凤的司机在胡同口,看见王三明的车子,问过他之后,才知道陈恭澎几人全在这儿。现在,毛人凤正在胡同口外车子上等他们。

    王三明和陈恭澎也来不及掏钱开盘子,请白世维留下来等一会儿,连忙拿起帽子往外赶,陈恭澎几人刚刚走出大门没多远,就看见毛人凤一个人,正朝着陈恭澎这个方向走过来。

    几人见到毛人凤,都觉得不大好意思,可是毛人凤却让王三明陪着他往回走,于是几名特工仍旧回到了含春的客厅。

    白世维站起来,原想站起来礼貌一番,又踌躇下来了,陈恭澎猜,大概是鞠躬不是,握手也不是。还是毛人凤先开口,让大家坐下来好说话。

    含春、飞龙和娘姨、小大姐们都上来招呼,毛人凤开口问道:“三明兄,这里有没有方便说话的地方?”

    王三明转问含春,含春点头,引导着往里面让。

    这是一间小套间,布置得相当雅致,是专供客人们捧场打牌用的。陈恭澎他们恰好四个人,他们也许会错意了,正待拉架势开局,王三明一看情形不对,随即悄悄地和含春嘀咕了两句,含春倒也大方,斟好了茶之后,又端上两碟水果,带上房门,他们就都退出去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