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吓人的42机枪-《民国败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惜这样的做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索姆河会战后,被彻底的丢弃了还被跺上几脚扔进了垃圾桶里。

    索姆河会战中英国第4集团军(由罗林森将军指挥)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,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掩护;法国第6集团军(由法约勒将军指挥)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。当日,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,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壕沟阵地所阻。英军采用密集队形突击,遭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,损失近6万人。

    一天内死伤这么多的人,而且都是被马克沁机枪所射杀的。这让很多军事观察员和理论家们,对于流行了多年的密集队形来进行突击这种做法开始了反思。最后这种做法被西方国家的军队丢弃了,取而代之的是小队之间的相互掩护,然后再进行小队分进突击的策略。

    “翰德森,来看看我们即将要生产和装备的42型射机枪吧,你就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。”张鹰把一张mg42型机枪的设计数据递给了翰德森看了一下。

    mg42机枪的理论射----12oo~15oo/min这个数据把翰德森给彻底的吓坏了,拿着资料的手都开始抖了。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,翰德森开口说道“将军这些都是真的吗?真有这么高射的机枪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有了,不然我还让你看什么?这枪我也已经让鲁道夫开始试制了,估计很快的样枪就能面试了。不过理论射术是有这么高,但是这枪毕竟是气冷式机枪,冷却效果不如水冷的马克沁机枪好,按最高射打上一盒子弹,我估计枪管就不能再用了。正常的点射每分钟5oo~65o的射还是能有的。”

    张鹰说了个实情,第三帝国在《帝国国防军6军教导手册》194o年版中,要求机枪手以每分钟5oo~65o的射点放,虽然mg42的理论射为12oo1分,过高的射会让机枪枪管提前领退休金的。二战中盟军缴获了不少mg42机枪,由于他们不懂控制射,一直扣着扳机不放,一盒子弹从头打到尾,这样做玩坏了许多枪管。

    所以这枪产出来后,机枪手的培训工作也是重中之重。mg42轻机枪组将由3人组成,观察员、射手和装填手。射手是mg42机枪组的灵魂,因而只有拥有坚定意志的士兵才能担当,mg42的射手是受过特殊训练的,他们熟知通用机枪的性能。知道如何去操作这机枪,照这样看机枪手的培训也要尽快的展开。麻烦啊!后世士兵们使用的班用机枪一个人就搞定了,这里还需要三个人来伺候他。

    一更到!以后写的早就的早,尽量做到每天两更!

    谢谢大家投票支持开水!^_^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