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徐氏脸色平淡,只是觉得有些好笑,什么时候总是一脸沉着的朱棣也会这么孩子气了。 朱棣把何栋抱在怀里,挤在徐氏的肩上,闭上眼轻声说道。 “真好啊!”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真好,徐氏倒是主动说起了一件事。 “今天辉祖兄弟来见我了,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。” 朱棣轻声说道。 “他们兄弟有什么想法?” 徐氏略微一犹豫,摇头道。 “倒也没说政事,不过以我来看,恐怕是辉祖有些不甘寂寞了。” 朱棣心中就明白了,徐辉祖,不,徐允恭,朱允炆既然不是太孙了,徐允恭自然不需要避讳改名了。 徐允恭身为徐达的长子,自幼家学渊源,有很强的统兵天赋,但因为父皇心中的顾忌,一直没让他正式出去统兵,恐怕已经憋坏了。 如今他作为朱棣的姻亲,出面领兵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,也不用再担心功高震主了。 来见徐氏,也是想传达这个意思。 确实,今时不同往日。 当年的时候,徐达在军中威望太盛,朱元璋当然不放心他们父子同时出面率军作战。 为什么给朱标定下常遇春的女儿当太子妃,而非徐达的女儿,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。 虽然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更好,可若是真的让徐达的女儿成为太子妃,未来的大明究竟是徐家的,还是朱家的? 相反,常遇春的儿子常茂,不过中人之姿,就是蓝玉年纪也就是在开国那辈中比较年轻,让常遇春和太子结亲,就没有那么多避讳了。 朱棣偷偷睁眼看了看徐氏,小声说道。 “这事孤知道了,往后会和父皇提的,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 徐氏抿嘴一笑,虽然她自称自己不清楚,但徐氏又不是傻子,当然能看的出来她的两兄弟携手前来是什么意思。 朱棣能够替她考虑一二,纵使嘴上不说,心中总是觉得甜蜜的。 正在朱棣和徐氏恩恩爱爱的时候,东宫朱允炆这又有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