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百官俸禄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勉犹豫再三,终究是觉得已经到了离去的时候,有些话也就能放开说了。

    “臣本庸人,年老致仕,本不该有什么进言。但陛下既然让臣说,那臣也就说一点吧,百官的俸禄,不能不做调整了。”

    “上至尚书,下至佐官,如今因为变法之事,整日忙碌,单单臣就知道有五位京中小官,累死在岗位上。”

    “可他们的俸禄却相当微薄,在京城居,大不易,多是入不敷出,甚至比不过如今慢慢发家的商人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碍于陛下的虎威,大家不敢贪污,可一旦陛下有了不幸,一切都难说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了赵勉的话,心里也知道这是实话。

    若是变法前还好,大体上大明的所有人都挺穷的,官员们的待遇还算不错了,又有朱元璋镇着,贪腐的情况少了很多。

    可变法一起,工厂主、有些大户的偏支或者说白手套,纷纷投入经商大业,挣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。

    官员们看在眼里,羡慕在心里啊。

    官员中固然有大户出身的子弟,但更多的是一般人家出来的,长此以往,恐怕大明又会贪污成风。

    关键是,朱元璋还不能一刀切把这些大商人全部抄家,这就等于自己破坏变法的大局,而且何秋以前也和他聊过,这样粗糙的手段,只会让良性经商的人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毕竟谁也不知道,朝廷什么时候就要没收自己的财产了,那还不如走偏门,能多捞一点是一点,好好享受人生。

    固然,现在年长的那批官员,大多都是经过战乱的,也都是理学的信徒,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苦行僧般的生活。

    可是新晋的官员们呢?

    至少就朱元璋的观察来看,这些官员的品行算是一代不如一代了。

    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,但要说没有官员俸禄过低的原因,朱元璋自个儿都不信。

    更何况,有不少过着苦行僧一般的官员,都算是老顽固,是和新政处于敌对状态的。

    这就让朱元璋很头疼,这不像之前,他可以掀起大案,肃清吏治,变法终归是个精细活。

    朱元璋也只能让这些老人靠边站,选取的人多是看中能力,可这样一来,就给下面的官员开了个很不好的头。

    品行一般的人,只要支持变法,能力够也能上位。

    越往下面,可能情况就越走样,甚至不少人觉得只要支持变法,自己也能上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