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治淮难题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第(2/3)页
可若是淮河治理不好,淮河可能就会终年在江淮地区泛滥,让淮河两岸的百姓陷入巨大的灾难。
这两项一比,蓝玉自然偏向于大力治淮,可他也知道,这样的理由要是拿到朝堂上,恐怕说服不了几个人。
何秋重重的吐了一口气,有些讽刺的说道。
“孔夫子和他的后人都是一口一个仁义道德,可看看他们的行事,何时又真的讲过仁义道德?”
“眼下淮河两岸百姓生命被淮河强烈的威胁着,他们视而不见,只能盯住运河两岸的繁华,说不定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,在这里面有些利益呢!”
蓝玉倒是极为认真的说道。
“你要是真有办法,一定要说出来!如今朝堂上,淮西人乃至凤阳府的人还不少,你若是真的能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,俺们的支持力度也会大些。”
“若是真的往后拖下去,等到我们都不在了,这事恐怕就更难办了!”
何秋的脸色不由一变,他竟然忘记这一点了!
而且现在的都城是在南京,对运河的需求量小了很多,若是此时治淮,恐怕难度会少了不少啊!
说不定没有他预想中那么难做,想到这,何秋也不由的振奋了起来。
不管别人怎么看,在何秋看来区区运河,真的比不上淮河重要,漕运就是废了,还能找海运代替,不过是清扫一群以运河为生的官吏。
可要是淮河继续这么泛滥下去,整个两淮地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唐时的盛况!
何秋不由的振作了起来,积极的和蓝玉说道。
“凉国公,这事还真的有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。”
何秋随手在地上勾勒出洪泽湖和淮河一带的大致水路,给蓝玉解释道。
“你看,这洪泽湖就是因为黄河改道,淮河水不能直接流进大海,才形成的,本来还好说,就是发水了,也能往淮河故道流,可现在因为黄河的泥沙冲积,整个淮河故道已经比洪泽湖还要高。”
“洪泽湖的水,就只能留在湖里,一旦涨水就会往两边蔓延,特别是湖的南侧,也就是祖陵所在这一侧,因为这边的地势更低!”
“要想让洪泽湖不再能威胁到祖陵,最要紧的就是疏通淮河上游,再挖一条足够宽的淮河入海水道,将洪泽湖的水泄出去。”
“如此一来,就是在发大水了,洪泽湖也不至于泛滥成灾,就是工程量很大,在此期间,运河恐怕也要停运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