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一举多得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朱元璋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,找人快马送往京城,着朱棣亲手打开,一定要给出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朱元璋明白,自己活不了几年了,以后的大明是朱棣的,要是他俩达不成一致,万一他现在想要修洛阳,充当都城,朱棣看上了北平,后面再把都城迁往北平,那就太过劳民伤财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车架并没有在泗州停留太久,沿着运河沿线,直往山东而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此次说是巡视天下,其实主要是想要北巡,江南一带就在眼皮子底下,整天翻来覆去的看,朱元璋也不愿再往那边去。

    倒是北方,朱元璋一直都没有亲自来过,特别是北元被灭后,北平一带因为何秋的种种策略变得极为繁华,但朱元璋也只是通过奏折了解的,终极没有实感。

    另外,朱元璋也有心到漠南一行,漠南如今几乎都在大明的掌握中,北平、大宁、宣府等连成一线,将鞑靼人和瓦剌都逼回了漠北,或是西迁。

    特别是何秋把北平发展起来之后,往漠南修建的有水泥路,双方来往变得很是便捷,大量的汉民往漠南跑,也有很多牧民投到北平。

    双方在北平和漠南混居成一片,近些时日,北平都司还上奏说,希望在漠南设城,朱元璋暂时还没有回复,他想要等到自己亲眼去漠南看一看再说。

    这既是一种安抚,也是一种威慑,让近来有些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冷静下来,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!

    朱元璋已经感受到在九边设立重镇,集结重兵对大明的伤害了,这么庞大的一股兵力,放在西北、东北等苦寒之地,使得朝廷想要做大一点的动作都很难。

    每年消耗的粮草都不是个小数目,若不是近几年因为新政,着实缓了一口气,朱元璋也不敢修建金沙江水道,出巡天下,还想着治理淮河。

    可若是接下来真的要在洛阳建城,定都,朝廷的银子恐怕就又有些不够用,要开动的工程太多了。

    所以朱元璋想到何秋说的,利用蛮夷战俘,就有些蠢蠢欲动,这事实在太对他胃口了,能节省不知道多少民力。

    同时还能消耗蛮夷的数量,若是北方的蒙古人、瓦剌人能少一半,死在为大明修建都城的工程中,朱元璋睡梦里都能笑出来。

    可以说是一举多得,实在是个好办法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