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5章 遵化(上)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明百万军户的兵器,上千万人所需的农具、铁锅等生活物资,都是从遵化产出,发往全国各地的。

    不过短短数年,整个遵化已经成为北方商业的龙头,遵化商人到哪都高人一等,慢慢形成一股独特的商人群体。

    更兼之燕王朱棣成为大明太子,让这些遵化和北平的商人又添了几分傲气,俺们可是未来天子的人。

    不提现在朱元璋是怎么想的,跟着往遵化走的何秋确实提起了几分小心。

    他作为后世来人,当然很清楚,只要大规模炼铁会出现什么情况。

    遵化的自然环境在他离开北平前,就多有恶化,期间他也不是没和在北平的众多弟子们交流过。

    遵化的环境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几分。

    可是古代的中国经常讲究的是天人合一,和自然和谐相处,他也拿不准朱元璋看到遵化的环境,会是什么样的反应。

    站在遵化城外数里,朱元璋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。

    在遵化城附近,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,一股呛人的气味直冲人的鼻子,让朱元璋只想打几个喷嚏。

    甚至在空气中都漂浮着些黑灰,落地之后让附近的地上变成黑漆漆的一片,就是知道朱元璋要来,遵化城的官员们专门清理过道路,还是免不了有黑灰落下,把道路上染上一层脏兮兮的东西。

    甚至于附近的河流也是黑的,何秋明白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要想炼钢,一定要先洗煤,然后将煤块烧成焦炭,只有这样才能炼出来质量高的钢铁。

    就是后世的很多小钢铁厂,也免不了让附近的河流变黑。

    何秋的脸色越来越严峻,看着遵化城的情况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,虽然之前何秋也和弟子们有过交流,但他们也是夸赞居多,对于污染只是偶有提及,一直不知道遵化的情况竟然这样严重。

    单单是他这么远看到的,何秋就觉得若是谁在遵化常年住着,绝对要折寿。

    一旁的朱元璋和大臣们都有些不以为意,不是他们不重视环境,而是现在的遵化远没到需要治理的时候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