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7章 山中老卒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而且还有大宁的开发,大宁那块地到处都是平整的土地,只要愿意去的,大都能得到一块自己的田地。

    怎么算都比在山里面强,所以也有不少人出了山海关,到关外种地去了。

    别人可以不重视这些迹象,但朱元璋不能不重视,在他心中,蒙古或者说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的威胁,一直都很记得很牢。

    朱元璋这一代算是把这群人打服了,可是往后呢?

    远的不说,就说近的,西北的哈密卫陕西就有奏报,当地也有些蠢蠢欲动,像是想要和草原上的鞑子们联合,反了大明。

    若是朱元璋一朝撒手,朱棣大概也能压住,可是在草原打仗的难处,朱元璋也比谁都清楚。

    徐达这辈子就打了一场败仗,不就是在打北元的时候出现的?

    要是就这么放任,让长城沿线完全毁弃,一旦鞑子南下,未来的君主能不能守住燕云一带,能不能将鞑子赶出长城,这都是问题。

    所以这次朱元璋亲自带着朱高炽、蓝玉和何秋,并领了几百名护卫,翻山越岭,顺着长城一线,视察了十几个坞堡。

    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了,里面成了小动物们的天堂。

    就是何秋也不得不感慨,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掩盖比什么来的都强,这改制才多久,已经变成这样了。

    更让何秋觉得有些怪异的是,如今的大明,恐怕不会再大规模修缮、修建长城了,后世著名的名胜古迹——明长城,大概会在他手中消失。

    因为何秋前次去遵化,已经和当地的铁匠们沟通过,得知已经研制出了类似后世击发枪的东西,还搞出了定装huo yao等等黑科技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研制出这些东西的大明堪称无敌。

    有句话怎么说来着?自从枪械成型后,草原上的名族一个比一个变得能歌善舞乐了起来。

    何秋相信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漠南和漠北的蒙古人、瓦剌人也会变得能歌善舞起来。

    固然,现在军中有一批人在向朱元璋请求,修缮长城,一定要居安思危,朱元璋内心也赞同这样的说法。

    但朱棣却提出了反对,他拿出来的就是遵化产出的火枪,他用事实向朱元璋证明了,以后蛮子们的骑兵冲锋,对大明已经不再是威胁了。

    何况火枪兵训练简单,以大明庞大的人口体量,很容易就能动员上百万脱产的火枪兵。

    遵化的火枪生产能力,现在是还跟不上,可是未来必然是可以赶得上的,列装百万火枪兵,不会是一件白日做梦的事情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