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4章 永乐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远的不说,之前被朱元璋指派去修复淮河水道的那个家伙,不久可能达成名留青史的目标了吗?

    只要不出什么意外,此人至少会在两淮之地,留下自己的大名,为后世所传唱。

    蓝玉摸了摸自己鬓边的白发,有些怅然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若是我能老上十几岁,说不定会和其他人一样,热血沸腾啊!”

    龙椅上的朱棣还在那说着一些鼓励开疆扩土的话,底下的蓝玉却是意兴阑珊,他把自己的忠诚都献给了懿文太子朱标。

    如今他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,若不是朱棣为了避免外人非议,强行留他在朝,他早就辞官回到凤阳了。

    何秋笑眯眯凑过来说道。

    “凉国公哪里老了,明明还是老当益壮嘛!”

    蓝玉回头一看,发现是何秋,顿时嗤笑道。

    “我就不信你不懂,都说一代新人换旧人,就算我现在还没有真的老了,该给人让路就是要让路的。

    不然说不定就晚节不保了。”

    听完蓝玉的感慨,何秋也是惊了,谁和他说蓝玉没脑子,经常犯浑的,这不是很清醒吗?

    龙椅上的朱棣已经将话说完了,虽然何秋没有仔细听,但也知道大体的内容,基本就是延续之前的想法,重视小农。

    一再强调农民、一般百姓们的地位,至于那些士人,反正在朱棣的话中并没有提到他们。

    这也是何秋搞了新式教育后,带来的一些改变。

    何秋教育出来的人,不用通四书五经,照样可以治国,既然如此,又何必一定要靠科举呢?

    靠死读书,就是真的成为进士了,到地方做官,也只会被人忽悠,白白浪费资源。

    何秋也没兴趣去管这些在场的文官们是怎么想的,他倒是很喜欢朱棣的这番表演。

    朱棣的表演仍然没有结束,很快朱棣就宣布待到明年开年,大明的国号就会变成永乐。

    同时,朱棣又再次下调了部分州府的赋税,尽量减缓大明境内的矛盾,也算是向普通百姓挥洒他这个新任大明天子的恩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