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著书立说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何秋有些恍然,朱元璋在的时候,他是太祖,是开国之君,万事未定,更不可能有人敢于反驳朱元璋的意见。

    可是等到朱棣,就麻烦了,而且这一世的朱棣不是靖难上位的,很多大臣们也没见识到朱棣的武威,不自觉的就有些拿对付一些中庸之主的态度来糊弄起了朱棣。

    何秋忍不住笑了,这些人的眼光,还是一如既往的有问题啊!

    朱棣接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朕现在才知道,推行变法的阻力有多大,之前一直都是父皇在前面顶着,可现在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娘的,就是这群该死的读书人!这些人家里全是地主,想要变法,首先就是在他们身上剜肉,朕有心不用他们,可这治国偏偏还就离不开他们,憋屈啊!”

    何秋能说什么呢?现在到底不是后世,有绝对多数的经受过义务教育的种子,用来当官。

    就算是后世的官员,也不见得能比大明的官员们清廉,素质高,只能说人性如此罢了。

    说穿了,现在整体的士林还是和皇室有些对立,这是之前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就有的苗头。

    只是现在朱元璋撒手不管政事后,朱棣接过了这个烂摊子,而且双方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而已。

    朱棣想让何秋写写东西,估计就是为了弥合士林和皇室的关系的。

    如果能让士林和皇室慢慢站在一起,那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
    但是何秋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的陛下啊!您也太看得起我了,我这幅小身板,真的扛不动这么大的责任啊!”

    想想看朝野的大儒们都是什么样的人,哪一个不是养望养了几十年了,写得一手好文章。

    他何秋拿什么和这些人比?而且一旦开始写文章和他们对喷,就陷入对方的逻辑陷阱了,在儒学的圈子里,怎么喷都喷不过这些宿儒的。

    朱棣的脸色更不好看了,有些无奈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你说朕让谁来做这件事?”

    何秋仔细想想,试图能从朱棣的夹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,最后只能绝望的发现,好像真的没有。

    宋濂的弟子们大都是支持懿文太子的,虽然懿文太子早逝,但这样的惯性改不过来,而且他们都不怎么希望变法。

    朱棣当年作为燕王,身边配备最多的就是军汉,有点名气的大儒一个都没在他这边,说白了,一个边境塞王要儒学大宗师干嘛?

    可是当了太子就不一样了,但这时候朱棣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