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8章 国富论(下)-《大明:开局朱棣被困雨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这中间还隐藏了一点,如何公平分配的话题。

    不过在现在这样的封建王朝,和气要是明目张胆的说什么公平分配,多劳多得,恐怕能先被朱棣关进大牢。

    至于里面填补的一些细节,大都是经济学的名词解释,和历朝历代的经济问题,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,这也算是放马后炮吧。

    不过经济学不就是这点用吗?

    指导当下的社会生产,单单指望经济学是不可能的,这么干最好的结果就是脱离实际,引起国家动荡。

    何秋也只能尽量根据自己的见闻,指出当前大明的一些经济问题,并且站在历史的高度上,开出自己的法子,管不管用另说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还只能当作农业社会的一种社会指导,毕竟现在的大明连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的萌芽都看不出来,怎么提出警惕资本?

    要说资本家,或者说商人,中国自古以来就已经很警惕了,也用不着何秋上杆子去提醒。

    所以,算下来,能写出来的东西,也就这么多了。

    别看整本书的自述不算多,也就六七万字,可也是把何秋来到大明后的一些想法几乎全部掏空了。

    幸好接下里的百科全书,或者说《永乐大典》并不需要何秋费神,直接拿出来抽到的全本一点点慢慢删改就行了。

    皇宫中,一名内侍匆匆将何秋所写的书籍奉上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良乡候新著的书籍。”

    朱棣有些好奇的接过书稿,喃喃道。

    “这小子,怎么写这么快?”

    一边的朱元璋也起了兴致,让太监帮他也拿了一本,书刚到手里,两人就被封面的《国富论》三个大字吸引住了。

    试问那个君王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呢?

    看完绪论和第一章,朱棣就已经开始感慨何秋的思维之活跃了。

    任谁都想不到,何秋这次竟然是直接抛开了儒家,话里提都不提仁义道德,直接讲起了这些概念性的东西。

    朱元璋虽然老了,精力有些不济,但多年的皇帝生涯也能让他看出来这本书的妙处,和朱玉颖这个傻孩子可不一样。

    沉吟片刻,朱元璋说道。

    “何秋的这本书,还是太过艰涩了,恐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啊!而且更是难以充当变法派的理论依据,有些不合时宜啊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