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在后续进行的实战化演习之中,这第一艘小行星级战舰更是表现出了足以碾压低级别战舰的实力。 我的电磁炮和激光炮数量更多,功率更大,周边360度无死角都可以进攻。我的精细雷达探测能力更强,捕捉能力更高,可以侦测到速度更快、体积和质量都更小的电磁炮弹丸或者微型星际导弹、星际地雷; 我的远程探测雷达也更为精密,能在距离数十万公里处就精准锁定你方战舰,并使用激光炮或者电磁炮展开大范围打击; 我的精确转向架速度更快,指向更为精准;我的动力更强,能源供应也更为充足,哪怕我的质量是你方数倍,都能做到比你方战舰更为灵巧快速的机动; 我的装甲科技更为先进,多重复合装甲之下,普通的电磁炮弹丸就算突破了拦截,也根本打不穿我的防御。 这种情况之下,你还能怎么打? 实战之中,一艘小行星级战舰,便碾压了一整支星云、星尘级,总计30艘战舰组成的编队。 但韩阳知道,小行星级战舰的真实战斗力其实还并未完全发掘出来。 因为此刻只是在单打独斗。而小行星级战舰设计出来,本来并不是为单打独斗而生的。 用它来单打独斗,是对它各种性能的浪费。它的真正战术,是在众多己方星云、星尘级战舰的配合和协助之下,对敌方重要目标展开攻坚作战,并从探测性能、防御性能等方面,提升整支舰队的战斗力。 清扫地雷、拦截弹丸之类的累活儿脏活儿,就不要让我来管了。我提供给你们探测数据,你们自己去做。等到敌人出现了重要目标,譬如舰队旗舰、太空堡垒之类的,无法攻克的大目标,再让我出马。 在这种战术模式之中,一艘小行星级战舰能发挥出来的作用,何止单打独斗之中单独歼灭几十艘小型战舰所能比拟的? 只是…… “小行星级战舰好是好,造起来也是真耗费资源和算力啊……就算操控起来,所消耗的算力,也相当于足足一千艘星尘级战舰了。” 就算以韩阳如今的算力,都无法大规模制造小行星级战舰。 因为制造小行星级战舰所需要的零部件之中,有相当一部分无法量产,只能依靠韩阳消耗大量算力,在类似于实验室的装置之中定制。同时,基于小行星级战舰超高的性能要求,对于一些希有矿产的需求也极高。 这种稀有矿产,太阳系内产出极少,且极为麻烦。 综合来看,小行星级战舰还是只能属于“大杀器”的级别,每一艘都是军中重器,具备特殊的地位。 但就算如此,韩阳仍旧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。 “未来十年之内,我要造出来100艘小行星级战舰!星云级战舰,我要造出来9000艘,星尘级战舰,我要造25万艘!空天母舰,我要造50艘!” 相比于如今的人类文明,这个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毫无疑问显得有些异想天开,就像是原始文明想要造出几百米高的大坝一样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