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:我欲废帝而立陈留王-《三国:从我被蔡文姬救回家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韩文节速速请起,你我无需客气,来,我为你引荐。

    这是蔡伯喈,蔡侍御史,以后就在你治下,你可要替我照顾好他啊!”

    董卓又是替蔡邕张目,一通介绍。

    他的介绍给人一种,真心实意拿你当自己人,且听不出虚假,感觉特别重视,令人倍受感动。

    想想也是,董卓虽是军旅出身,他制霸雒阳,靠军权背书不假,但更多的还是收买人心。

    只不过,人心,欲望,永远都是无法满足的……野心也会随着权势滋生……

    “尊卑有序,这是应该的。”韩馥谦恭道。

    “伯喈拜见韩中丞。”当下,蔡邕他上前行礼道。

    他心下有些诧异,韩馥和董卓怎生关系这般好?似乎相识很久!

    “蔡侍御史快快请起,董公此言,文节汗颜,蔡大家誉满天下,名声远播,为官经验丰富。

    此等良臣大贤,入御史台,实乃文节之荣幸也,文节又岂敢怠慢呢?

    更何况,还是董公你推荐来的呢?”韩馥说的那是言真意切。

    他言下之意,众人哪有不懂之理?

    别说蔡邕,就是换个人来,他也照顾的妥妥帖帖。

    “好你个韩文节!许久不见还是这样滑头,还是这般多礼,无怪乎你在朝堂有声有色。”

    董卓上前锤了韩馥肩膀一拳,笑骂道。

    当下,董卓左手揽着韩馥,右手揽着蔡邕,亲热的招揽入席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社交场合,以左为贵,且韩馥又是蔡邕上官。

    宴上。

    通过董卓和韩馥交谈,蔡邕得知。

    原来,董卓和韩馥确实很早就认识。

    早在董卓之父董君雅,在颍川郡轮氏任县尉时,他就和韩馥相识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,韩馥之父离家乡舞阳,带着妻小,在轮氏县任更小的官主记室,管文书的。

    和现在韩馥兼掌兰台秘书一脉相承。

    后来,董君雅离职回乡,二人就此分别,偶有书信来往。

    没多久,韩馥之父也离职回乡。

    董卓一朝得势,抬举一手好友韩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