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也是,“入朝不趋、剑履上殿、赞名不拜”的由来,必须特别重臣,权臣才有的特殊权利。 文武百官脱鞋后,趋步入殿。 此时,大殿中,皇帝刘辨,慢慢走来,他头戴玉制十二旒冕冠,正容端坐到龙榻上。 往日,龙榻垂帘后面有何太后听政,今日不知何故,何太后未来。 文武百官伏地跪拜,齐声高呼:“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 而后分别依次跪坐,只听赞者高呼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 就见那董卓整了整衣冠,出列上前道:“百官静听,吾有一言!” 众官侧耳,就听董卓伸手一指龙榻上的刘辩大声道: “天子乃天下苍生,万民之主,关乎重大,无威仪不可奉宗庙社稷。 今上怯弱,不若陈留王聪颖有仪,可继大位。 吾将行伊尹、霍光之事,废帝为弘农王,奉陈留王为帝! 但若不从者,斩之!” 那龙榻之上,皇帝刘辩吓得脸色惨白,冕旒之下,满脸委屈,一双眼可怜巴巴,望着大殿中满朝文武。 然而,令刘辩失望了,竟无一人站出来驳斥,他手脚无措,满是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? 在这时,满朝之中,唯有一人没有让刘辩失望,,他在这关键时刻站出来,他就是尚书卢植! 卢植失望看一眼老神在在的太傅袁隗,他挺身而出,躬身道: “明公此言差矣,昔日商汤之孙太甲不明,伊尹置于桐宫。 昌邑王登位二十七日,造恶三千余条,故霍光告太庙废之,今上虽年幼,聪慧仁智,未有半分过失。 明公素未曾参政,亦无伊、霍之旷世大才,何为强主废立之事? 先贤云:有伊尹之志则辅政之,无伊尹之志则篡逆也!” “哈哈哈,安敢如此小视本司空,真是气煞我也!奉孝,给我拿下卢植,推出斩首!” 董卓怒极而笑,大声下令。 之后,一身金甲锦袍的吕布持戟,带着一干甲士入殿,上前拿住卢植。 顿时,满朝文武皆惊,才知道董卓乃有备而来,他们看向面目表情,闭目好像睡着的太傅袁隗,皆默不作声。 就在这时,蔡邕见董卓动真怒,连忙出列为卢植求情道:“董公,不可杀卢尚书呐!卢尚书海内大儒,士人之望。” 他还未来及说完,百官之中,又有一人出列谏言,他乃议郎彭伯,就听他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