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蔡邕看着韩茂,拿出一捆竹简书,在石台上摊开,问道。 “小子韩茂,钟尚书郎过誉了,说来也巧,此字,乃钟尚书郎所创的楷书为基础。 当时,小子在颍川老家,机缘巧合,偶然得到钟尚书郎一卷楷体字书法。 小子勤加练习,将之改良,改良后的字体,小子擅作主张,将其命名为:‘颜体字’,还请钟尚书郎勿怪。” 韩茂想了想组织语言说道。 开什么玩笑? 钟繇乃是楷字鼻祖,在人家正主面前,这份荣誉,他韩茂可不会夺人家的。 楷体字的巅峰,乃是后来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,继承钟繇和王羲之等人真意,将楷字不断开拓创新。 自成一派素有‘颜筋柳骨’之美誉。 而眼前这捆竹简书,就是他用颜体字写的,他也会柳体字,但他没用。 他平素最爱颜体字的浑厚大气! “哈哈哈,原来这样啊。这是你的机缘。 更何况,发扬了本官所创的楷体字,本官高兴都来不及呢,又怎么会怪你呢?!” 钟繇听到其中缘由,再无异议,抚掌大笑道。 他越看越喜欢韩茂,韩茂这番言论基调,坐实了韩茂的楷体字。 乃是受他创的楷体字启发,属于一脉相承。 他钟繇,乃当之无愧的楷体字——鼻祖! “琰体字?小子,你这是用琰儿的名……来命名的啊!” 一旁的蔡谷,他连连念了念数遍琰体字,福灵心至,装作恍然大悟看着韩茂,激动的送上助攻道。 他在心里给韩茂竖个大拇指,连连赞叹,佩服韩茂高明之处。 他不知道此颜非彼琰,但谁叫都是琰(颜)体字呢? 不是琰儿的琰,又会是哪个呢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