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韩馥一脸郑重严肃,他连连拍拍胸脯,保证道。 “甚好,我信你韩文节! 文节呐,我得到消息,袁绍那厮逃到渤海去了。 我想过一阵子,便派你任冀州牧,帮我盯住他。 不要让那袁绍出渤海半步,以防袁绍做一些,于我不利之事。 如若你有机会,不妨,将其杀之!如何?”董卓交心道。 “董公但请放心,若我韩文节任冀州牧,必教那袁绍不出渤海半步!将其牢牢钉在渤海!” 韩馥大喜,他一咬牙,连忙拜倒在董卓面前,高声道。 “好好好!冀州有你韩文节在,我大可高枕无忧也!” 董卓搀扶起跪在身前的韩馥,眉笑颜开道。 当下,二人又聊了一些细节,之后董卓就心情愉快和韩馥一起离开了密舍。 出了密舍后,韩馥与董卓依依作别。 哼着小曲,走了一会韩馥,这才想起他家茂儿的事情。 他联想到刚刚董卓的描绘,又结合之前蔡邕的讲述的事情。 他在心里不由自主的,为他家可怜的茂儿捏了一把汗。 好家伙,感情茂儿经历了这般凶险之事,差点就无了。 他们老韩家差一点,差一点,好险啊,好险,就断香火传承了。 想到这里,韩馥就一阵自责,蔡邕跟他说时,亏得他搁那疑神疑鬼,怀疑有人假冒茂儿。 只是,他有些奇怪起来,那天蔡邕赞赏又不像假的。 且茂儿在信里,也提到蔡邕同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了。 只要他这做父亲的同意,并备上彩礼,派媒人说亲就行了。 茂儿为何这般有能耐? 莫不是,茂儿就像一些奇闻杂记里的主人公一样,经历了生死大劫,突然开窍了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