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说到这,韩馥脸上流露出不屑的讥笑。 他似乎压抑久了,今个在儿子面前指点江山,令他彻底打开了话匣子,就听他又道: “想当初,先帝尚在之时,董公所做所为,就可知之,更何况,现在呢? 除非,他死了,或者,有人杀了他! 否则,大权到了董公手里的,谁若想拿回来,那便都是在白日做梦,痴心妄想! 届时,整个京都,又将会是陷入一场浩劫,一场腥风血雨在所难免。 唯有如为父这般,早早脱身此地,外放出去,方为正道,才可保全自身,坐而观之。 这也是为父借助御史中丞便利,早早投效于董公帐下。 至少,眼下来说,董公出手阔绰,不会亏待自己人,越早投效越能得利。” 闻言,韩茂不得不叹服,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。 不管历史描绘的多么不堪,他都有自己独到之处,过人一面。 就像他父亲韩馥,对眼下时局把握的,和对董卓的了解,应当是普天之下,无人能及。 这是他身为御史中丞,乃至袁氏故吏门生,袁氏信息不会瞒着他,加上他又跟董卓早就结识,董卓那边也不会隐瞒他。 他就能掌握到,很多常人,无法掌握到的信息。 正所谓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眼下韩馥便是如此。 “父亲大人,洞若观火,明察秋毫,句句珠玑,令儿佩服不已……” 当下,韩茂连连赞叹不已,把韩馥哄得开心不已,而后就听他话锋一转又道: “不过,父亲大人,儿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……” “茂儿,你我父子之间,无须忌讳,但说无妨。” “父亲大人,那儿就直说了,待您出任冀州牧,你可有何打算,或者说规划?” “这……为父倒不曾考虑到这么远,茂儿,你可是有什么好的主意?” 韩馥稍稍迟疑,他轻轻摇头,精神一阵恍惚,看着面前成竹在胸儿子,他下意识反问道。 “儿以为,父亲待到了冀州后,当访贤选能,提拔重用冀州本地人才,这是其一。 其二,大力整顿军务,招兵买马,要知那太行山一代尚有黄巾余孽。 张燕所领的黑山贼,不下数十万之众盘踞,不可小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