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邹先生因何发笑?” 邹衍道:“姜饶可知我与荀卿此次是从齐地先去了秦,走时听闻你在大梁,这才转道过来的。” “哦?” 姜安饶一听,惊讶的看俩人,自己离开秦也不过十来日功夫,到大梁也才几日,他们竟然去了秦国? “田骈逝去后,荀卿担任祭酒,听闻齐地多有墨家弟子,也听闻了不少墨经,是以我说要去秦游历一番,他便说要与我同往,想与墨家巨子一悟呢!” 姜安饶一听,心中立刻有了不好的预感! 这是,又要辩? 相对于魏齐府上那些个名不见经传的门客,若是荀子也来找她辩论一番,那她压力可太大了。 “在下确实是拜读了新墨的《新墨经》,发现有许多同过去的墨经不同之处,是以一直想同巨子讨论一番。” 荀子道。 姜安饶面上不动声色,但是心里苦,嘴上也只能道: “荀子有什么指教,但讲无妨。” 荀子看姜安饶态度很谦逊,也没有如过去的墨家子弟一般,不修边幅,不讲礼仪,其实还是比较顺眼的,所以出口的言语也就比较和气: “我观新墨经有言:有光就有影,有正就有负,有生就有死,有得就有失,一切所存之事物皆由既相互对立、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;又有提及,质与量是事物两面属性,有互变之规律;这几点说法很好,在下也十分赞同。 这与昔日墨经的思想有些出入,不知巨子是如何想的。” 姜安饶道: “只因在我看来,天道,天命,皆是有其规律,是自然的,客观的。‘列星随旋,日月递照,四时代御,阴阳大化,风雨博施,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,’天为自然,没有理性、意志、善恶好恶之心。 一切不过是自然规律,万物运动之结果。 是以,万事万物之间,有联系是必然,有规律也是必然,联系,规律,矛盾,这些都是客观的,又永恒存在的。” “嗯,如此一说,倒真与荀某一些想法,不谋而合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