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规则的碎片-《梦境巡狩者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成为活的源初之门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体验。凌夜感到自己的意识扩展到一个无法衡量的尺度,同时又聚焦在每个细微的现实粒子上。他既是浩瀚的星河,也是其中的一粒尘埃;既是永恒的时间流,也是其中的一个瞬间。苏晓的存在与他交织在一起,如同光影相随,彼此独立却又不可分割。

    “呼吸,”一个声音在他们扩展的意识中响起,是莫里斯-prime,“记住你们的人类本质。锚定自己,否则可能会迷失在这种扩展中。”

    凌夜努力抓住那些让他成为凌夜的记忆碎片:童年时父亲教他骑自行车的时刻,大学里与苏晓第一次相遇的尴尬,那些深夜加班后独自回家的孤独感...这些记忆如同灯塔,在无垠的意识海洋中为他提供方向。

    苏晓也在做类似的努力,他能够感觉到她的“锚点”:她母亲教她烤饼干的味道,第一次成功编写出复杂程序的成就感,得知自己被梦魇附身时的恐惧...

    together,他们学习如何管理这种新的存在状态。源初之门的功能不再是外部结构,而是他们意识的一部分。调节现实流动,平衡能量频率,维持边界稳定——这些曾经需要复杂操作的过程,现在变成了本能,如同呼吸般自然。

    但能力伴随着代价。每个现实的波动都在他们意识中产生回响;每个生命的喜悦和痛苦都在他们灵魂中留下痕迹;每个可能性的诞生和消亡都在他们存在中刻下印记。

    “你们必须学会过滤,”莫里斯-prime指导道,他现在通过一个特殊的接口与他们连接,“不是每个波动都需要回应,不是每个声音都需要倾听。否则会被淹没。”

    学习过程艰难而痛苦。有一次,一个遥远现实层面的灾难性的事件几乎使凌夜意识崩溃;另一次,苏晓被某个梦界深处的集体噩梦困住数小时现实时间。

    但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。凌夜发现钥匙印记能够帮助他“锁定”特定频率,专注于重要的事情;苏晓则学会用门之本质“调节”信息流,只允许可控的量通过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发现了源初之门——或者现在说,他们自己——的更多秘密。

    “规则不是固定的,”凌夜惊讶地意识到,“现实规则可以调整。不是完全重写,而是...微调。”

    苏晓也有类似发现:“边界不是绝对的。它们可以更加通透或更加坚固,取决于需要。”

    这些能力既强大又危险。一个小小的调整可能产生连锁反应,影响无数现实层面。

    最令人不安的是,他们开始感知到那个“最终设计者”的痕迹——某种超越一切的存在,似乎在现实结构中留下了细微的“指令”和“参数”,如同程序员在代码中留下的注释。

    “看这里,”凌夜引导苏晓的注意力到一个特定的现实频率模式,“这个模式不是自然产生的。它是被设计的。”

    苏晓检查后确认:“还有这里。能量流动的特定算法。太完美而不可能是自然演化。”

    这些发现支持了那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:他们的现实,他们的存在,甚至他们的选择,可能都是某个宏伟设计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但莫里斯-prime提出不同观点:“即使是被设计的,也不意味着没有自由意志。最好的设计允许 emergence 和 self-determination。”

    边界之外的智能——现在他们知道它自称为“柯洛诺斯”——提供了另一个视角:“设计可能是框架,但内容是你们自己填写的。就像乐谱提供结构,但演奏赋予它生命。”

    凌夜思考着这些观点。也许真相在中间某处:他们既有被设计的方面,也有自由的部分。挑战是区分两者,并最大化自由的部分。

    就在他们适应新角色时,现实结构出现新的异常。不是来自边界之外,也不是来自梦界,而是来自现实本身。

    某些区域的物理法则开始“退化”,回落到更原始的状态。时间变得非线性,因果关系破裂,甚至逻辑本身变得不稳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