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之所以要等到张玉来,定然是为了接掌京营的,京营在手,朱棣就稳如泰山,而纪纲握住锦衣卫这把刀,朝中大臣们的私事,也都会被朱棣掌握。 从这里面,就能看出来,朱棣虽然喜好行险,但实际上是比较谨慎的。 要是没有掌握京营的大前提,恐怕朱棣会绝口不提对付朝臣的事情。 而且,朱棣也给了下面的大臣们两次机会了,要是第三次还这么头铁,撞到朱棣的刀上,那真的没啥好说的了。 正所谓不教而诛是为虐,可朱棣机会已经给了,他们不领情,那就没得办法了。 何秋已经看出来了,朱棣恐怕就只是想将他叫过来当一个听众,这里面有些东西不适合向别人倾诉。 比如徐皇后,他是决计不会说的,朱高炽年纪还是小了些,人又在朱元璋身边,也不方便提。 道衍这些人,终究是隔了一层,正因为此,才找上何秋这个女婿的。 既然如此,何秋也就安安静静的当好听众,就行了。 一直等到朱棣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,看到何秋都不说话,朱棣忍不住开口说道。 “你小子,记得替朕写几篇文章,散布些消息出去,别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哄孩子!” 何秋一脸茫然,啥?还有我的事?这难不成是我猜错了? 何秋不由的挠了挠头,开口问道。 “这……陛下,你是想让我写什么文章啊?” 朱棣有些不悦的说道。 “你就写写怎么变法,为什么要推动变法。” 何秋脸色有些古怪。 “这变法不是一直都在推行吗,难不成还又出了什么问题吗?” 朱棣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了起来,叹了口气说道。 “这些大臣们,都是脸上一套,背后一套,净在那给朕拖后腿。可能是觉得朕身为新君,理应放松变法,朝他们士绅边上走一走吧,蹇义提议大赦天下,不就是这个原因?” 朱元璋的嘴角满是讽刺的微笑。 第(3/3)页